• <button id="y7s6h"><acronym id="y7s6h"></acronym></button>
    <dd id="y7s6h"></dd>

  • <rp id="y7s6h"></rp>
  • <tbody id="y7s6h"><pre id="y7s6h"><dl id="y7s6h"></dl></pre></tbody>
    新聞資訊
    當前位置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新聞資訊 > 公司新聞

    稻水象甲防治措施都有哪些呢?

    發布時間: 2022-05-09 作者:admin 分享到:
    二維碼分享

    稻水象甲是全國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,也是國家進境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。那么稻水象甲怎么治,又有哪些防治措施呢?

    稻水象甲的形態特征

    稻水象甲屬鞘翅目象甲科。成蟲:體長2.8~3.2 mm,體壁褐色,密被灰綠色鱗片,喙短闊,端部環繞灰白色剛毛,前胸背板肩突明顯,從背板中區至鞘翅末端1/3處的背部鱗片黑色,組成明顯的廣口瓶狀的黑色大斑。鞘翅長寬比為1.5∶1,有6條縱紋,鞘翅不能覆蓋臀板。

    3對足基節基部鱗片黃色,中足脛節兩內側各有1排長的游泳毛,跗節3和2等寬。雄蟲后足脛節無前銳突,銳突短而粗,深裂呈二叉形。雌蟲的銳突單個,長而尖,具前銳突。

    幼蟲:白色,無足,頭部褐色,共4齡,腹節背面2~7節各有1對向前伸的鉤狀呼吸管,氣門位于管中,4齡蟲體長約8 mm。蛹:白色,大小、形狀近似成蟲。居于土繭中,土繭灰褐色,近橢圓形,直徑約5 mm,粘附于根上。

    稻水象甲的危害性

    稻水象甲主要為害水稻、稗。成蟲喜食稻葉,有明顯的趨嫩綠習性,多在葉尖、葉緣或葉間沿葉脈方向啃食嫩葉的葉肉,留下表皮,形成寬約0.09 cm的長條白斑,長短不等,長度一般不超過3 cm,全斑粗細一致且直,兩端平整,偶有粗細不一致而彎曲,兩端不很平整者(特別在幼嫩稻葉上)。

    造成水稻損失的主要因素是幼蟲對根的危害。幼蟲密集水稻根部,在根內或根上取食,根系被蛀食,變黑并腐爛,造成斷根,形成浮秧或影響植株生長發育,導致減產。該蟲引起的產量損失一般10%~20%,嚴重田塊減產50%。

    象甲防治

    稻水象甲防治措施

    一、防治指標:以目測發現單個成蟲或幼蟲立即開展防治。

    二、防控技術措施

    1、加強疫情監測。各鄉鎮(街道)要組織人手加強對秧田和大田的普查,發現疑似蟲體和癥狀立即報告區農委。

    2、農業防治:選用生長勢強、耐蟲或抗蟲的水稻品種。清除田邊雜草,消滅越冬成蟲。

    3、物理防治:利用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。

    4、生物防治:在疫情發生區的大田,利用“稻鴨共育”種養模式,應用生物農藥(如綠僵菌等)防治..代成蟲。

    5、化學防治:化學防治是稻水象甲疫情防控的重要技術措施,具有見效快、效率高的優點。施藥范圍包括秧田、大田及周邊埂道、坡地、溝渠等危害場所和越冬場所,施藥要周到、全面,不留死角。

    掌握好施藥時間,選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。防治成蟲的施藥時間以上午9:00—10:00點或下午16:00—18:00點為.佳。

    藥劑選擇:按照“農藥減量使用行動”要求,選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農藥進行防治。畝用10%醚菊酯懸浮劑80-100克,秧田期每畝兌水30公斤大田期每畝兌水50公斤,均勻噴霧。

    畝用20%丁硫克百威(好年冬)乳油50毫升,秧田期每畝兌水30公斤,大田期每畝兌水50公斤,均勻噴霧;40%氯蟲苯甲酰胺·噻蟲嗪(福戈)水分散粒劑8-10克。

    秧田期每畝兌水30公斤,大田期每畝兌水50公斤,均勻噴霧;畝用10%氟蟲雙酰胺·阿維菌素(稻騰)懸浮劑45毫升,秧田期每畝兌水30公斤,大田期每畝兌水50公斤,均勻噴霧。

    畝用24%氰氟蟲腙懸浮劑(艾法迪)懸浮劑雙聯包(艾法迪15毫升+專用助劑5毫升)40-60毫升,秧田期每畝兌水30公斤大田期每畝兌水50公斤,均勻噴霧;20%氯蟲苯甲酰胺(康寬)懸浮劑20毫升,秧田期每畝兌水75公斤,大田期每畝兌水50公斤,均勻噴霧。

    稻水象甲極有可能隨著稻種、稻樁、稻谷、稻殼、稻草制品及交通工具傳入各個省份。所以稍不注意,它可能就進入到稻田之中,危害農作物。所以農友們一定要搞清稻水象甲怎么治以及稻水象甲防治措施,才能更好的應對可能出現的稻田危害。